查看原文
其他

中霖│王道、生意与群性之美

辛庄师范
2024-08-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辛庄师范三年制 Author 中霖





中霖│作者

新生、明明│编辑

辛太学、网络│图源



这个周日,在包头有一场“面对面”活动。


有位呼市的创校人得知消息,提前发来邮件,很想深入交流。她关心的问题如下:



对于有共同理想的社群,最初以小微学校(或者说因孩子而聚拢到一起)的方式开始。


但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时,面临社群中的焦虑情绪,开始外求资源,而少了一份继续在原有基础上的共同创新和坚守的力量。


怎么样才能让社群更良性地发展,真的能做到不断地从自己的社群中生发力量,即便艰辛也能躬身做事,而不是到达一定时间后各自外求?


个人觉得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社群成员成长不够外,还有社群模式没有良性运转,没能调动起社区的能量,没有盘活社区集体的力量,社区沃土没有形成,根没扎住。


如何避免各自外求?


参加过辛庄的研习营,也一直在关注辛庄的动态,觉得辛庄就是一个盘活了的社群。成人的研习营、青少年的学习营、大美生生的影音制作、网络课程、黄老师带班的笃定。


个人感觉这几个部分互相独立又互相促进,感觉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暂称为“信念”吧(感觉更接近有“共同生命蓝图”的一群人),盘活了几股力量;有一种模式让这个信念和几股力量完美落地,于是形成了一种浩瀚之感。


我想深处其中的这几股力量一定是互相滋养且享受的。佩服、好奇且向往。


也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在呼市落地一个有共同信念的小小群体。辛庄只有一个,即便绝妙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实力背井离乡追随之。所以很想让黄老师分享一下辛庄的这几股力量是在怎样的模式下呈现出如今可人的样子的。


 

这位朋友关心的问题很有典型性,所以我想以书面的形式先作一个回应。并结合近日和孩子们研读《春秋繁露》的体会,对当前时局和新教育的探索作一梳理,供更多教育同行参考。


2020年11月 石家庄面对面现场

 


如何从“自发”上升到“自觉”


各地兴起的小微学校,正如上文所言,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而创办的,属于民间自发行为。


这些小微学校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其真诚。


首先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其次,来自不同职业背景的家长们走上教学一线,一边学、一边干,是玩真的,不是玩概念、忽悠人;同时,大多数小微学校都是家庭互助办学,大家把孩子放在一起养,因此有一种平等互助、共生共学的氛围。

 

但是为何这些小微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感到很吃力、缺乏后劲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从“自发”上升到“自觉”的问题。

 

所谓“自发”,就是自然生发出来的,没有顾虑太多,这是真实可爱的一面;但也正因为缺乏长远的眼光,尤其是缺乏对时局的判断,所以通常难以为继,越走步子越沉重。

 

而所谓“自觉”,从小的方面来看,就是对自己的言行更有觉察;从大的方面来看,就是对身处的社会环境、时代发展的趋势,都有清醒地判断。若放在文化脉络的这个历史纵深感而言,就可称之为“文化自觉”。


2021年4月 小微创校人工作坊


 

理想主义害死人


今天国内由小微学校带动、家校共建的学习型社区,大多都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而且是以“三元社会秩序”为原则的。所谓“三元” ,即政治上是平等的,文化上是自由的,经济上是互助的或博爱的。

 

“平等”、“自由”等这些美丽的字眼,是西方现代政治文明所推崇的,在过去百年对中国人有深刻的影响,以至于目前 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也不能缺少这些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我们很少放在西方政治文明史的脉络中,去看待这些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文化土壤是什么?而在有悠久文明传统的中国,复制这样的“三元社区”,是否会水土不服?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否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深究。

 

首先我要说,理想主义害死人因为有“理想”,就有与“现实”的二分。1958年兴起的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就是典型的理想主义的产物,后来也搞不下去了。

 

请注意,《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之一。西方政治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就是他们“一神教”的传统。通常认为,西方政治文明有三大来源,还有一个就是罗马法,它发展为西方近代的法制观念。

 

百年前的中国,为了改变被动挨打、任由西方列强欺辱的局面,“新文化运动”的前辈们改弦更张,推动了学术和教育的“全盘西化”。因此,今天的中国人头脑里基本上是西方的意识观念——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对于我们自己可大可久的政治文明传统,反倒是非常陌生的。



本立而道生


中国文化很简单,从一个“生”字入手。


所以,我们很看重“生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确信:上天有好生之德,而无绝人之路,关键是你能否看到“生机”,如何养活一团春意思?

 

姚中秋教授的新著《可大可久:中国政治文明史》,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他重新梳理了孔子继承的那个道统,即“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王道政治的传统。


姚中秋教授新著
《可大可久:中国政治文明史》

我们在讨论小微学校,以及小小的共生社区时,为什么要扯那么远?因为对这个道统的确认,就叫做“文化自觉”,也即“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是对一个叫做“中国文化”的事物有信心、寄托上你的全部希望。非也!而是经由你个体的生命,通过追根溯源,回到中国文明够大的开始,也就是回到你生命的根本。


因此,建立“文化自信”,也叫做“立大本”,本立而道生。

 

若大本不立,这些小微学校及其社区,虽然看似雨后春笋,星星点点,有燎原之势,但很快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为继。

 

那么,对于一个德国人呢?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什么?难道也要建立在对孔子的学习基础上么?那倒不是的。对于西方人而言,也应按照他们自己文明的脉络,追溯到他们文明的源头。

 

尽管我们说,人类的文明源头是同一个,即天人之际,就是我们人类意识底端的“心源”,但作为中国人而言,必须回到自己文明的脉络,而无法藉由其他文明的传统,贯通天人。那叫做“断了线,又接错了线”——王镇华老师的这句话极其到位。

 


办教育,首先要懂“生意”


办教育,首先要懂“生意”,因为教育关系到生命的根本。一个漠视生命的教育,一个把孩子当做“印钞机”的学校,肯定是短命的。

 

请注意,在传统语境里的“生意”二字,不能简单等同于“赚钱”。


故今年 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强调“坚持教育公益性”。而于 5月1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强化了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要求“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严格依法依规办学”、“加大财务监管力度”等,目的主要是为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心里会嘀咕了:“明明是对民办教育的全面打压,怎么还能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亲爱的朋友,我们可能自视过高了,影响和破坏中国良好教育生态的,不是辛苦在教学一线、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诸君,而是那些大发其财,或跃跃欲试、准备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各类教育集团、上市公司。政府下定决心,要准备对他们动刀子了,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银河补习班》剧照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诸君大可不必对号入座。

 

当然,如果您一直期望办一所具有办学资质的学校(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如今大概需要调整方向了,因为在新的形势下,这个希望非常渺茫。

 

于是,可能您又要失望了,以前的办学理想看来要落空了,那还怎么办教育呀?不仅社区里人心惶惶,您自己也不知道该往哪儿迈步了。



焕发出社区的“群性之美”

 

今天带夸父班孩子读《春秋繁露· 王道》,孩子们听懂了。有小同学在《日知录》里写道:


今天早上,得知共有十位同学要离开夸父班,心里有些不舍,但仍衷心为他们感到高兴。毕竟大志已立,大道已知,接下来就是充满干劲地去学习了,这样说来还有些羡慕呢。


我想做这个时代的“及时雨”,无论是在什么行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定可以的。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你只有懂得天时和地利,才可能急这个时代之所需,促进“生意盎然”,才能焕发出社区的“群性之美”。

 

这位即将满十三周岁,将要在内蒙草原驰骋的小姑娘,在《日知录》里继续写道:


在以前,我真的很“小”,无论是眼界或心胸。直到把自己置于全新的地方,人群之中, 才渐渐明白这天地之间多么广阔,心也放开了许多。


与人相处对我来说,其实蛮“艰难”的, 所以我才很内向,直到现在依然如此,但我至少有了把自己丢进人群中摸爬滚打的勇气,就算有时非常苦恼,也会尽量思考如何改变。果然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啊。



确实,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所学校或一个组织的成长,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而一个政党如百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一个国家——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新中国,一路走来,也是风雨飘摇,历经坎坷啊。

 

毓老师说得就好啊,我们正处在一个冲刺的时代,所以,难免都要承受压力,难免都感到有点不自由,谁叫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呢?


而放眼前后五百年的历史跨度,来看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我们会感到十分幸运!因为我们正处在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中国人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低谷,开始重拾文化自信,将要成为世界未来发展的领头羊,帮助人类走出现代文明的困境。

 

我们今天看到的主流教育的局限,有那么多青少年厌学,那么多青年“ 躺平”,难道不是现代文明共同面对的困境么?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难道是今天的父母给孩子的自由不够多?还是今天社会就业的门路太少,年轻人养不活自己?

 

——都不是吧。而是我们自我观念的限制使然。


政府能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政府主导的教育首先是要解决教育公平、知识普及的问题;其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至于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只能靠自己深入探究生命真相,一步一步去实践,别人帮不了忙,再强大的政府对此也爱莫能助。

 

朱永新教授的《未来学校》一书值得好好读。配合社区里的“ 未来学习中心”,我们可以在城市郊区,在风景怡人的乡村,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浪花朵朵的大海边,创办形式不一、各具特色的“青少年成长营地”,作为政府主导的教育体系的有效补充。


朱永新教授的《未来学校》

 

辛太学(辛庄师范)把自己定位在,是所有教育同行的陪伴者和支持者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各地的朋友,无论是体制内的学校,还是民间的小微学校,都能开元立大始,拨乱反正,回归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传统,而不是都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来。

 

最后,再摘录小同学《日知录》里的一些句子吧,我每每会被这些质朴而大气的句子打动:



——少年立志,就是立本。


——人各有志,人人要为自己的慧命负责。


——人是有源头的。


——悟,就是把心打开。


——天命之性,要恢复。


——人人都可以活成王者,就看你怎么活。


——人因为有一点灵明,所以可成王者。


——天下大事,匹夫有责。


——要看得起自己,不要把自己总当成捡破烂的。


——圣人,孔子,都是有那么一点灵明,你也有!我也有!大家都有!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都可以成为王者!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这是王道正直。


——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人之本始,就是王。


——做人,要做“及时雨” 。要做这个时代的“及时雨”。


——随时机而变。








推 荐 阅 读


【线上研习营2021】 正式发布!
中霖 | 教育需要解决接班人的问题
中霖 | 精英教育 vs 普通人能走的路

朱永新:文化复兴,重在笃行

中霖 |  教育需要重塑「中国魂」


点个在看,让生命成长之路上的人早日相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辛庄师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